探秘VR淘宝的秘密 一探阿里GM实验室
3个月的研发过程中,团队尝试了不同的支付手段:利用声纹解锁,需要用户前期设置;指纹支付仍需要将手机从盒子抽出;外置键盘输入增加了用户额外的成本,因此上述这些方法被一一排除。
目光凝视和点头输入密码是团队最终确立的交互方式。在购物过程中,用户的目光会被追踪,当目光停留在被标记的商品上,就会出现相应的商品信息和购买按钮,凝视购买按键,就会进入支付页面,舜钦称,“目光凝视和点头输入密码付款都不需要用户花额外的时间去设置、学习,更关键的是这种适配VR的特殊支付方式能够达到手机支付宝交易的安全水平。” 近4个月来,为了实现“逛街”和支付的无缝连接,蚂蚁金服的F工作室和阿里巴巴GM 实验室在钉钉上保持着实时沟通,尹欢密(花名“欢密”)是蚂蚁金服F工作室VR Pay的产品经理,也是高级交互设计专家,不断弹出的群通知占满她的手机屏幕。业务交流最频繁的时间,舜钦每周亲身往返两个园区多达3~4次。 随后,10月,VR Pay完成研发,一切就绪。 在F工作室团队看来,解决Buy+的支付闭环只是第一步。VR Pay的发展路线将会像支付宝一样,在起步阶段先倚靠获取最便捷的淘系电商资源,而后再向外延伸。 舜钦认为,VR Pay在未来将开放SKD(软件开发工具包)开发接口,对接各种第三方App的支付方式,包括第三方在线商店、VR视频直播打赏、VR游戏充值等场景,“场景其实可以更广阔,比如线下利用虚拟技术看房后,可以直接通过VR Pay交定金。” 淘宝VR化仍需磨砺 淘宝是一个在传统PC时代就成长为巨无霸的电商平台,它从PC转移到手机屏幕花了近7年的时间,好不容易将浏览路径、用户交互和支付方式匹配到方寸之间,GM 实验室已经开始考虑应该如何让商家和用户忘记移动端,向VR平台靠近。 实现VR电商的重要一环,就是给大量商品3D建模。在建模上,Buy+平台还有很多工作要做,湘菜对目前的结果仅给了一个合格分。 “高质量的建模,不仅要还原立体效果,还要尽可能的恢复商品原本的材质,布料柔软和飘逸度,甚至是光影——根据不同面料反射出的光亮,都是高水平建模的表现。”湘菜说,“VR行业在内容上的现状,就是处于数量和质量不可兼得的窘境。” 如何快速低成本捕获VR内容仍是一个核心挑战。“目前一个商品建模要20元美金“,湘菜表示,Buy+上线后,GM 实验室将会把重点转移到“造物神计划”。 (编辑:顺游网_987游戏网) 【声明】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,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,不代表本站立场。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,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! |